奶酒,歷史悠久。源于春秋,自漢便有“馬逐水草,人仰潼酪”的文字記載;成熟于遼,保存于遼上京博物館的銅蒸酒器極具完美;興盛于元,成吉思汗曾把她封為御膳酒,起名叫賽林艾日哈。
奶酒,流行于北方少數民族已有兩千多年,每當蒙古族向您敬獻哈達和奶酒時,是對貴客的禮儀。在社會發(fā)展的漫漫歷史長河中,沉浮相伴,悲喜同舟。所以說奶酒即是物質的,又是文化的,更是歷史的。
關于奶酒的話題,實在是有太多的美麗話題,像草原上盛開的鮮花一樣,開滿了原野,絢麗多彩……
再說“鑫潼酒業(yè)”
巴林左旗鑫潼酒業(yè)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7月,是一家生產發(fā)酵型奶酒和蒸餾型奶酒的獨立法人企業(yè)。廠房建筑面積5600平方米,總投資1000萬元,設計年生產能力1000噸。
注冊商標“契丹記憶”,更是耐人尋味。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藍天上盤旋的海東青,在追尋著歷史,探索著未來。
鑫潼酒業(yè)的“潼”字自然是奶酪奶酒的意思,毋需多議。而“鑫”字卻多少道出了創(chuàng)業(yè)者之初心。
其一“金”為天時。
在黨中央領導下,民族政策如陽光般惠澤草原,各民族團結一心,從容擺脫了貧困,又邁步踏上了振興鄉(xiāng)村的征程。真可謂是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矣!
其二“金”為地利。
選址巴林左旗創(chuàng)辦奶酒制造企業(yè),是因為這是遼上京遺址所在地。那些有記錄的悠久的歷史文化和那些流傳于民間的感人故事正是奶酒之魂。
這里招商政策優(yōu)越,人心向善,可謂政通人和,為企業(yè)的發(fā)展保駕護航。發(fā)展形勢迅猛的畜牧業(yè),更為奶酒的制造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豐富的物質資源。為釀造優(yōu)質奶酒奠定堅實的原料基礎,與“巴林左旗孟和奶食品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協(xié)議,對獲得優(yōu)質的乳清液和鮮牛奶提供了保障。
地之利,絕非僅此三點,巴林草原原本就是英雄上馬的地方!
其三“金”為人和。
巴林左旗乃遼古都所在地,不難想象當年釀酒業(yè)的繁榮景象。時至今日,單就奶酒釀造之志者甚多,仍不失為藏龍臥虎之地,仁人賢達之士輩出。自我醞釀創(chuàng)建奶酒酒業(yè)之初始,相聞者如發(fā)小、同學、同事、親戚及各級領導等等諸君無不積極踴躍,獻計獻策,關懷備至,早已視此為己任,為大家任,為民族任,可見初心之相同,志氣之相投。我本上京人,又如何做得看客。唯揮鞭策馬,砥礪前行,方不負眾望。
結束語:奶酒,乃民族之奶酒,國家之奶酒。鑫潼酒業(yè),實吾輩傳承、發(fā)揚、光大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