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是從19世紀中開始傳入中國,而開始接受咖啡這種飲料是在19世紀末。當時飲用咖啡的群體是一些貧困的文人和藝術家,文人巨匠魯迅先生寫過這樣一段話:“寫文章就像喝咖啡,能使人沉醉其中。”可見,到20世紀初,咖啡已被相當一部分人飲用。而咖啡在中國真正開始風行,只有近十幾年的時間。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對于中國人而言,“咖啡”就是“速溶咖啡”.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外咖啡企業(yè)以及香港茶餐廳等的進入,人們開始意識到原來咖啡不僅僅是速溶咖啡,漸漸開始懂得現(xiàn)磨新鮮咖啡的美妙,進口咖啡豆也越來越受歡迎。
從自然條件上來說,中國的許多地區(qū)和拉美、南美以及印度、印尼等地很接近,有著咖啡種植的的先天條件。但由于中國人喝茶的歷史悠長,在咖啡傳入中國后的相當長時間里,咖啡的種植沒有被重視,發(fā)展極其緩慢。直到近年來,咖啡更多地進入了尋常中國百姓的生活,咖啡的種植才在中國逐步發(fā)展起來。
現(xiàn)在,在我國云南、海南、廣西、廣東等省份都有了面積可觀的咖啡種植基地。其中云南省的咖啡產(chǎn)量約占全國的90%,種植面積約有45萬畝。云南獨特的自然條件形成了優(yōu)質(zhì)咖啡豆--云南小粒種咖啡。這種咖啡豆的品味比較特殊--濃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帶果味,在國際咖啡市場上大受歡迎,被評定為咖啡中的上品。